赵岩在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新华社长春10月4日电(记者邵美琦)清晨,在吉林省珲春市的市郊,37岁的赵岩早早起床,为“赵乐乐”泡上了一杯羊奶,听到开饭的声音,“赵乐乐”蹦蹦跳跳地来了。
“赵乐乐”是一只4个月大的梅花鹿,刚出生时被遗弃在林子里,被人救助后送到了赵岩这里。
赵岩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科研监测中心的副主任,人们称呼他为“赵爸爸”。“除了鹿,我还救过狍子和黑熊。”赵岩说,“我喜欢动物,在我眼里,它们都是我的孩子。”
刚参加工作时,赵岩是一名林场工人,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赵岩所在的林场变“伐木”为“护林”,赵岩也变成一名巡护员。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每年,赵岩都要在山上跑两百多天,架设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生存情况……“经常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只带一些面包和香肠充饥。”赵岩说,架设红外相机时,他会根据东北虎的行为习性研究点位,“它们喜欢平坦的路。”
有一次,赵岩的巡护小队跟着东北虎的足迹开展正向跟踪调查。“就是老虎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跟着。”赵岩解释说,路上,他们突然发现这只东北虎的脚印变了方向,这意味着它产生了警觉,“不好!”林子里一声低沉的虎啸让赵岩不寒而栗。他们及时调转方向,避免了与这只东北虎“狭路相逢”。
“十几年前,外界曾预言野生东北虎将在中国绝迹。”赵岩说,“东北虎回来了,说明生态链恢复了、生态系统改善了,也意味着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上山的时候,赵岩就在科研监测中心研究监测数据或者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我不是专家,但一线工作让我积累了大量野生动物数据,我想用这些东西写一些论文,为以后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支持。”赵岩说。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经超过50只,在这片森林里,黑熊、狍子成群奔跑,珍稀动物频频现身。
“我希望动物们能跟‘赵乐乐’的名字一样,快乐地生活,希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赵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