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最新通报:新发现1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为BQ.1

2023-02-19 13:41:26 



2月18日,中疾控官网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通报中提及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与2月15日的通报相比,2月14日至2月16日,中疾控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例,为BQ.1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疾控介绍,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2022年6月,尼日利亚感染者中首次发现BQ.1变异株。同年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流行,11月中旬成为美国占比最高的毒株。

中疾控表示,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但是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

新闻·多看点

近期又开始发烧是否等于“复阳”?

专家:近期大部分发热病例

和新冠无关

近日,关于“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称自己又开始发烧,担心是否复阳。

对于最近一些发热病例,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除了少数是还没阳过的人感染了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当然不排除有过去3个月阳过的人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再次就诊的情况,但没有证据显示和新冠病毒有关。”他说。

李侗曾介绍,2020年起,复阳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续两三个月还是阳性,或者曾经检测阴性后再次阳性。他表示,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低下人群,多见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免疫低下,或者肿瘤放化疗阶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两个概念。复阳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会有传染性,不会致病。“再次感染和大家说的‘重阳’应该是一个意思,即再次感染病毒,通常和上次感染不是同一个毒株,或者遇到一个变异株后,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一些。”他表示,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再次检测阳性者,属于复阳的可能性大,属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李侗曾还表示,复阳的人基本没有传染性,没有病毒相关症状,只是因为其他情况就诊发现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

来源:中疾控官网、中新社

编辑:马娉婷

主编:张彦冰

二审:杜  曼

三审:戚智勇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广袤乡村气象新(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2023-02-19 08:59:15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2-19 08:59:40
南方时论:明确“谁来抓”,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四论广东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 2023-02-17 08:06:26
中疾控最新通报:新发现1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为BQ.1 2023-02-19 13:41:26
真·全面折叠屏、屏下摄像头,打卡广州国显柔性屏制造“黑科技”| 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2023-02-19 13:26:28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金融法律事项实现“一站通办” 2023-02-19 13:06:35
牛!这群“00后”,拿下五金一银三铜 2023-02-19 12:56:07
《珠江新闻》梅州兴宁:春耕推广新技术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02-19 12:54:41
广东在狂飙!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用n种方式打开你的未来 2023-02-19 12:06:17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黄庆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3-02-19 12:51:07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