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凌晨,喀喇昆仑山深处的皮勒村被电灯点亮,村民们期盼已久的大网电通到了村里。一些村民亮着电灯过了一夜。
记者夜宿皮勒村,与胡马加尼·阿里米江尼共同见证了亮灯的那一瞬间。做玉石生意的她用手机发布了一条深夜朋友圈,“朋友们,我们通电了,欢迎家人们24小时下单”。
这天一大早,胡马加尼就和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了村广场。13时左右,当阳光照亮山沟里的皮勒村,通电仪式开始了,聚集在广场上的人群沸腾起来,歌舞声响彻整个峡谷。
皮勒村全貌。
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的皮勒村,距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约150公里,即便是交通发达的今天,从县城到皮勒村的乘车时间也超过5个小时。
大网电让这个小山村彻底告别了“一天只能用两小时电、手机充不饱电”的时代。
皮勒村呈长条状,51户居民分散居住在10公里长的峡谷内,这里被叶尔羌河湍急的河流不断冲刷,不远处就是千仞峭壁。皮勒在塔吉克语里是“木碗”的意思,大山像一只碗包围着村庄。由于村庄光照时间极其有限,依靠光伏发电仅能满足部分时间的日常用电。
曾经缺电的日子让胡马加尼很无奈:“看电视就必须拔掉冰箱电源;想用洗衣机,就必须关掉电视,很不方便。”
皮勒村驻村第一书记邰长安介绍,以前日常的生活照明、通信联络等得不到保障,电力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改变发生在2022年。2022年8月,当地投资2810万元,筹建马尔洋乡皮勒村配网建设工程,为51户居民解决用电难题。
“工程90%的地段是‘无电、无信号、无人’地带,工程建设难度极大。”参与工程建设的国家电网喀什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胡争余说。今年12月26日随着工程正式竣工投运,打通了光伏行政村通大网电的“最后一公里”。
通大网电了,胡马加尼也开始盘算以后的日子:“已经在考驾照了,明年就买一辆车。”(记者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