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从“锰发财”到“猛发展”

2024-01-02 18:23:04 
新华社重庆1月2日电 题:重庆秀山:从“锰发财”到“猛发展”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万志云、李晓婷

绵绵冬雨中,碧绿的梅江河静静地环抱着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区,舒展出一幅山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秀美画卷。然而,就在3年前,这条河却因当地锰产业发展遭受严重污染,河中经常流淌黑色的污水。

秀山地处渝、湘、黔交界地带,因锰资源丰富,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并称“锰三角”。多年来秀山“一锰独大”,对锰产业形成财税依赖,而“发锰财、锰发财”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当地日益陷入治污成本高、彻底治污难的困境。

“我们痛定思痛,决心壮士断腕!”秀山县常务副县长付强介绍,为了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秀山从2021年开始,按照锰产业退出、治理、转型“三步走”计划,2021年当年对全县29家锰矿开采企业、19家电解锰企业实施淘汰退出。

“最大的难题是遗留电解锰渣场的整治。”秀山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钟议介绍,根据测算,平均每生产1吨金属锰就要产生8至10吨锰渣,秀山县共有23个锰渣场,实际堆存锰渣约870万立方米。一些渣场防渗要求较低,再加上地质情况复杂,导致综合整治难度较高。

在生态环境部技术帮扶组的支持下,秀山首创地下水精准阻断、碎屑岩地下水阻断导排等8项先进治理技术,结合水文地质勘查、监测分析评估等,编制完成1个治理总方案、23个渣场“一场一策”的治理方案。

在溶溪镇武陵电解锰渣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加紧作业,将土壤均匀铺设在覆膜之上。“现在看还是一片土黄色,到了2024年春天,这里将绿草成茵。”钟议介绍,随着武陵电解锰渣场的综合治理工程收尾,秀山23个锰渣场将全面完成治理。

昔日“锰发财”,如今“猛发展”。锰产业的退出一度带来阵痛,但也为秀山的“腾笼换鸟”和绿色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青山绿水招来了一家又一家优质企业,秀山近3年间平均每年落户30家企业,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1%,总量保持渝东南片区第一,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三。

走进位于秀山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的重庆常隆纺织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加工用于出口的纺织品。公司总经理李浩杨说,当年来秀山考察时,他被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所吸引,2021年5月注册公司,8月就开始生产,同年10月发展成为规上企业,如今每年仅出口额就达1亿元。

“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81家,绿色制造占工业比重达到86%。2023年上半年,新增重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秀山县副县长陈宏波介绍,秀山正加快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绿色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绿色工业从无到有和集聚成势。

同时,秀山商贸物流、农村电商、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迅猛发展,建成武陵山区首个百亿级批发市场、17条快递物流专线,形成覆盖武陵山区的“五大物流中心”,2023年上半年快递上下行2566万件,同比增长12.9%。

产业全面转型后,秀山凭借绿水青山的优势,积极参与武陵山文旅景区集群建设,打造“洪安边城”“川河盖”等旅游景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梅江镇兴隆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上半年秀山共接待游客152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94亿元。(完)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微视频|习主席新年贺词点亮二〇二四 2024-01-02 14:51:09
拥抱美好的2024 2024-01-02 16:38:35
走在前列 广东这样起步——从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看高质量发展稳与进 2024-01-01 22:52:57
宁夏首批国家级“沙戈荒”光伏基地建成 2024-01-02 18:23:07
重庆秀山:从“锰发财”到“猛发展” 2024-01-02 18:23:04
潮汕校园的元旦晚会,男生们表演传统英歌舞热血沸腾! 2024-01-02 18:14:15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1月份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灾害风险较高 2024-01-02 18:03:16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丁晓牧接受审查调查 2024-01-02 18:03:15
《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实施——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踏出坚实一步 2024-01-02 18:03:10
“跑遍四川”半程马拉松总决赛举行 2024-01-02 18:03:08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