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唐小娣在门诊给病人做眼部检查加纳靠近赤道,受光照等因素影响,眼部疾病高发,曾有统计显示,75%的加纳人患有眼疾,其中尤以白内障较为常见,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特点。唐小娣最初关注到这个非洲国家,是因为同科室的雷鹏医生。早在2016年,雷鹏便作为第5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的成员在当地开展援助。从雷鹏口中,唐小娣得知当地眼科现状,还协助雷鹏完成了对加纳眼科疾病谱的分析。那时起,她就萌发了援非的念头。
唐小娣和省二医眼科副主任雷鹏用中国捐赠的设备给当地患者做白内障手术加纳眼科医生非常稀缺。唐小娣说,整个加纳仅有122名有正式资质的眼科医生,其中极少人能够完成治疗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既缺少设备,也没有技术”,许多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失明。
跳非洲民族舞的患者及其家属这份喜悦也传递到了一万公里之外。听了妈妈的援非故事,唐小娣的大女儿也十分兴奋。她最喜欢看妈妈传回的患者康复后的照片: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双重获光明的大眼睛,笑起来很温暖。有一天,她对唐小娣说:“妈妈,以后我也想要当医生,去支援非洲。”这是今年唐小娣意料之外的收获。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对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广东援外医疗工作自1971年起拉开序幕,至今已派遣医疗队66批965人次。今天,仍有数十位广东医生奋战在加纳、赤几、多米尼克等国家医疗卫生工作一线。广东还把部分受援国医生“请进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技术。
我们连线万里之外的广东医生,或对话在粤培训的外国医生,请他们讲述感人故事,倾听他们的“新年心声”。
倒计时一天,距离2024年的到来,还有不到24个小时。 但对广东援非医生唐小娣而言,与往年比,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却要“迟到”8个小时。这是非洲国家加纳与广州的时差。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唐小娣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加纳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相隔万里,唐小娣对家人十分牵挂。但回望过去一年,她的内心也充盈着身为援外医生的喜悦与满足:因为她的到来,已有215名患者重新看见光明的世界。


也正因此,来自中国、擅长超声乳化手术的唐小娣,成了加纳的“抢手”医生。每周一,有5到6名患者在唐小娣的手术台上获得光明。周二到周五,每天约40名眼疾患者来到她的门诊看病。截至目前,在加纳的近10个月,唐小娣共做了215台手术,这意味着有215名患者又能看清这个世界,也意味着加纳的本地眼科医生有了215次学习更先进的手术技术经验的机会。唐小娣常常一边手术,一边给当地医生讲解手术的步骤和细节,有时当场指导他们独立完成手术。

2024年到来,距离援非任务结束近了,唐小娣的压力也更大了:“在剩下的日子里,我要尽我所能做更多的手术,培养更多加纳本地眼科医生。”
来源:“广东健康头条”南方号
编辑:梁杰祥
关注官方号,订阅更多权威健康消息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