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古树最佳守护者”“古树保护先进校园”等多个奖项,古稀老人接受《白云古树》赠书,各街镇代表共议古树保护工作……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古树名木保护表彰暨工作交流会在鹤龙街来穗人员融合服务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白云区积极开展古树保护相关工作,通过开展科普宣传系列活动走进24个镇街、25所学校,引导民众参与古树保护与绿化生态保护,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保护古树名木的氛围。
活动通过视频回顾了近两年白云区古树保护的日常点滴以及古树保护代表的呼吁。接着,先后颁发“最美古树见证者”、“古树最佳守护者”、“古树保护先进校园”、“古树保护宣传大使”、“古树科普优秀讲师”、“古树保护优秀宣讲员”、“优秀科普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奖项,以表彰为白云区古树保护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士和团体。据了解,白云区“绿色守护者”科普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古树保护相关课堂走进25所学校,培养了古树保护科普宣讲员166名,校内宣传覆盖人数超3万人。
同时,科普课堂还走进24个镇街,走访20个有古树或古树后续资源的街镇村落,将古树文化编撰成《白云古树故事——藏在年轮中的往事与乡愁》一书;在7个镇街开展古树地标文化体验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古树保护和绿化条例相关科普。除此之外,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3场树木养护科普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达10万人次;通过微视频传播、直播等宣传方式,发布相关视频达200条,引导民众走近古树保护与绿化生态保护。
白云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邓丽仪表示,古树是中国乡土文化独特的文化信物,寄托着很多人的儿时回忆,是打开乡愁和乡情的钥匙。白云区“绿色守护者”科普志愿服务队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果明显,希望志愿服务队伍未来继续做好白云区古树保护工作,留住乡愁和乡情。
记者获悉,除了“绿色守护者”科普志愿服务队,白云区还有一群“最美古树见证者”,如见证白云湖街“夏茅香芒代代传”的刘定达、见证同和街“白云区最大木荷古树群落”的罗中明,还有见证鹤龙街“敲钟干活听指令榕”的何树沛等老人。“鹤边村的古树,古祠堂,古文化,是我们这些老人家重视的文化,今天来开这个会,看到了古树文化得到了重视和传承,非常感动。”何树沛动情地说。
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梁永志表示,保护古树,其实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传续一代代白云人的回忆。通过开展科普系列宣传活动,古树保护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在白云区积累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接下来,希望各镇街强化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古树保护,不断挖掘古树后续资源,持续推动古树保护工作。2024年,白云区将陆续下发古树保护制度文件,组织由区城管部门牵头、各镇街共同开展的新一轮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专项巡查。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全面健康检查,确保古树名木“病有所医”。
广东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丁栩
通讯员:全碧芳 董智豪 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