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电视剧中,如果有人咯学、吐血、流血且无法止住,大家都会觉得此人“生命垂危”。
在现实中,出血性疾病通常比较凶险,严重的甚至会快速危及生命。
常见包括大咯血、创伤出血、产科大出血、消化道出血、肿瘤出血、鼻出血、术中和术后出血、其他部位不明原因出血等。
如果遇到出血性疾病应该怎么办?应该到哪个科进行诊治?
为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专门开设“出血性疾病介入诊疗门诊”,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手段,准确定位并栓塞患者出血部位,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
广东新闻广播《医言益行》节目,今天邀请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主任熊斌,介绍介入治疗,以及如何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
熊斌教授介绍,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对于很多动脉性出血,可以通过将一根细导管插入血管,利用导管输送药物、栓塞材料或覆膜支架等来治疗出血。
对于一些静脉出血患者,比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了可以栓塞破裂的曲张静脉,可以做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来降低门静脉压力继而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
这种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新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的胸腹水,以及布加综合征、肝窦综合征、门静脉高压合并门脉血栓等。
熊斌教授还提醒,对于发生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注意健康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酒精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和放松;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同时,应学会自我护理,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发生呕血、黑便等症状要尽快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往期真实病例
一位长期饮酒的肝硬化患者反复出现多次呕血、黑便等情况,还伴有头晕、心悸、乏力,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科医生给他做了内镜套扎治疗,暂时缓解了他的呕血症状,但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仍然较高。
熊斌主任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患者尽管已经接受了食道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治疗,但他的门静脉压力梯度仍居高不下,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非常高,需要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治疗,“介入分流术治疗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源头,使肝静脉压力梯度快速降低,相当于把‘总闸’关掉,可以起到明显的止血效果。”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没有再发生呕血、黑便等情况。因此,如果遇到出血性疾病,一定要尽快到有经验的“出血性疾病介入诊疗门诊”规范治疗,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点击链接收听收看节目精彩回放
活出健康 · 医言益行——呕血?咯血?黑便? 微创介入有效解决“出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