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神木以煤为“媒”向新而行

2025-01-27 17:23:09 

作为能源产区,神木2023年生产原煤3.31亿吨、兰炭2480万吨、天然气29.1亿立方米,发电593.87亿度,持续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助力下,煤化工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一块块黑乎乎的煤炭,变身为千姿百态的产品和进阶原料

“十四五”以来,神木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项目,共获批新能源项目指标6110兆瓦,建成投产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2460兆瓦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姜辰蓉

地处陕西北部的陕西省神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市),煤炭探明资源量达500多亿吨。近年来,神木通过不断探索,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量稳居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为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神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47.10亿元,增长4.1%,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稳居西部第一。作为能源产区,神木2023年生产原煤3.31亿吨、兰炭2480万吨、天然气29.1亿立方米,发电593.87亿度,持续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煤炭产业迈入智能化

近日,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神东大柳塔煤矿大柳塔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坐上无轨胶轮车前往矿井深处。车辆在宽阔明亮的巷道中稳稳行驶,走向地下深部,直达煤炭生产的工作面。

穿西服上班,用鼠标割煤,矿工化身“程序员”“工程师”……全自动液压支架、5G信号基站、工人驿站等现代化基础设施,这里的一切令人惊叹,采煤已从传统印象里的“黑大粗”变为“高精尖”。

“煤矿智能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煤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神木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平介绍,神木同时加快智慧能源多系统融合监管平台建设,在现有煤矿安全远程监控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安全多元预警能力,优化系统运行,强化设施配备,实现安全生产信息融合互通,切实发挥好监管平台“技防”作用,推动神木市矿井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双向奔赴”。

截至2023年,神木市共建设智能化矿井8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1个。

新技术让老产业不断焕发新生,也推动神木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陕煤集团、延长石油……众多大型能源国企云集,神木成为支撑西煤东运的重要节点。目前,神木103处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55亿吨。

科技助力让煤炭“由黑到白”

早期的神木,也曾陷入单纯“挖煤”“卖煤”的模式,煤价的涨跌左右着神木人的苦乐。

“煤炭是神木最大的资源优势,我们不能放弃这个优势。要做的是走出卖资源的单一发展模式,要依靠煤、而不依赖煤。”采访中,刘建平告诉记者。

痛定思痛。神木确定了“围绕煤、延伸煤、跳出煤”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高端能化产业项目。

走进位于神木市的榆神工业园区,记者看到,这里管廊纵横交错,构筑起“钢铁森林”,从原煤到电、燃料油、甲醇、聚氯乙烯树脂、水泥、烧碱、盐酸等,现代前沿科技完成煤炭“由黑到白”的转换,最终成为可降解的餐具、购物袋、服装鞋帽……一幅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现代煤化工发展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煤炭分质利用技术’使资源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走出了一条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子,拓展了煤化工发展的新空间。”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宝祥说。

延伸产业链条,神木以原煤、兰炭为主导产业,通过先升级再改造,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效能。“十四五”期间,神信6万吨高纯晶硅绿色基材、榆能50万吨环氧树脂、北元募投12万吨甘氨酸、神信化工项目相继在神木落地;金泰氯碱高性能树脂、杨伙盘煤电、神信电厂、龙华煤炭分级分质利用、聚酰亚胺产业园等一批重大转化项目在神木建成投产。

让原煤实现升级“变身”,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神木启动建设秦创原神木创新促进中心,建成三江煤化省级煤基干馏油气创新中心,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3个;组建兰炭研究院,以荒煤气提氢和兰炭原料化利用为路径,推动兰炭替代无烟煤规模化进入炼钢产业……

同时,神木力抓节能减排,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绿”向新。以国能锦能项目为引领,探索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路径;以电石集团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项目为引领,促进电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科技助力下,煤化工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一块块黑乎乎的煤炭,变身为千姿百态的产品和进阶原料。

2023年,神木生产兰炭2480.62万吨,金属镁10.05万吨,初级形态塑料195.16万吨,精甲醇109.29万吨,乙烯32.17万吨,平板玻璃823.78万吨,发电593.87亿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达到3654.53亿元。

布局新能源赛道

在围绕煤炭做文章的同时,神木市锚定“双碳”目标,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和南部闲置土地,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着力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让新型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光”彩夺目,光伏发电每年可达4.2亿度。

神木地处黄土高原,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光照时间长、地域辽阔,同时又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发达的电网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神木市锦界镇光伏发电园区,一排排晶硅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园区总占地约1万亩,总装机容量达300兆瓦。“目前,光伏园区平均每天可发电115万度,每年发电量可达4.2亿度。”神木市晶元控股集团工作人员说。

光伏发电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园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4.91万吨,减少烟尘1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2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0.63万吨。

——迎“风”招展,风力发电稳定持续。

走进陕西华电高家堡镇风力发电场,一座座大型风力发电机矗立在群山之中,长达几十米的叶片像电风扇一样旋转着,成为群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9米/秒以上,转一圈大概可发电3.7度,每小时发电2500度,每天大概能发电6万度。”陕西华电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榆神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借助风电、光伏大发展的东风,神木市吸引了众多能源企业落地建设新能源项目,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鸡、锦界、高家堡、西沟等光伏、风电项目都已实现并网发电。

“十四五”以来,神木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项目,共获批新能源项目指标6110兆瓦,建成投产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2460兆瓦。2024年神木火电、兰炭尾气发电总装机达1135万千瓦。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024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兆瓦,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神木,一个庞大的多能互补融合网络,推动能源工业安全稳定地向绿色低碳转型。■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丨温暖的嘱托 奋进的力量 2025-01-27 15:04:49
汽车、“电鸡”换新补贴细则来了!广东新一轮以旧换新点燃消费市场 2025-01-26 21:24:07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讲话 2025-01-27 15:12:26
瞭望 | 神木以煤为“媒”向新而行 2025-01-27 17:23:09
亚冬会|第九届亚冬会抵离服务正式开启 2025-01-27 17:23:09
机器学习助力研究人员设计出高强度轻型纳米材料 2025-01-27 17:23:08
广东非遗的魅力有多大? 英歌舞小女孩超爱的! ”我要跳到100岁“ 2025-01-27 17:12:17
新春走基层|到药企看人工智能如何让制药变“智药”? 2025-01-27 17:10:08
以“农业+科技”为噱头 四部门提示防范“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 2025-01-27 17:09:27
霍尔果斯口岸:2024年出口汽车创新高 同比增加38.6% 2025-01-27 17:09:28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