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月27日电(记者陈柱佐)春节前夕,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渣津镇田西村在同一天迎来两件“喜事”——老余家在“杀年猪”招待外地返乡的亲友;老黄家正忙着乔迁新居。
“杀年猪”在当地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养了快一年的年猪,或作为自家烹饪的美食,或赠送亲友,既是联络感情,也是表达欢庆。
不久前,余荣龙的亲友都从外地回到家乡,于是老余准备“杀年猪”犒劳在外打拼了一年的亲友。早晨七点半,老余家的院子里已聚集10多号人。余雄辉是老余的侄子,27岁的他是浙江温州一家五金配件生产企业的一名负责人。在院子里,他和记者聊起过去一年的收获。

“去年这个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但我们企业的效益几乎不受影响,原因就是工厂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余雄辉说,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只需两三个人就能管理整个工厂,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提升,让他的年收入加起来超过40万元。
在外打拼八年,余雄辉先后在服务业、电子业、旅游业等行业工作过。他说,年轻时不怕吃亏,只有多尝试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在的工厂越来越智能,发展空间很大。今年,我们计划再添置几台自动化设备来扩大产能,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下去”。
谈话间,“掌刀师傅”黄天明已将猪肉各部位分门别类,按需配用。
“都别急,每个人都有份”“这是你的40斤猪肉”“这个部位用来熏腊肉特别好”……老余和“掌刀师傅”相互配合,把猪肉分装、称重、搬运。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他也不忘交代亲友:“今天中午记得来家里吃‘杀猪饭’,我们已经开始备菜了。”
在老余一家招待亲友时,不远处响起鞭炮声。村支书余文道说,今天老黄家乔迁,也是件大喜事。
见到黄进生时,他和儿子正忙着迎接到访的客人,俩人带着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参观新家,全然不觉疲倦。
接待完客人,老黄站在屋外欣赏起这幢三层新居,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说:“我一直想把老房子翻新重建,过年前终于全部顺利完工。”

儿子黄久望34岁,在镇上经营着两家门窗安装店铺。他和村里许多人一样,曾外出务工多年。有一年回家,黄久望发现镇上和周边村子盖起很多新房,装修需求大,他认为这是个机遇,于是决定把在外面掌握的安装手艺带回家。
“家乡有市场、自己有手艺,只要踏实肯干,返乡就业不愁没有施展空间。”黄久望说,经过十余年的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门店在镇上已小有名气,他也终于有能力去实现父亲的心愿。
记者跟随老黄参观他的新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功能齐全的厨房、舒适的卧室……现代生活方式理念融入在乡村民居各处。在三楼客厅,一台家用KTV设备正播放音乐,这是老黄专门为新家添置的新年礼物。
“今年是我们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全家老小到时聚在一起唱歌,大家大声唱出新年祝福和新春期盼。”黄进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