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看“变”|情绪价值拉满!年关赶集有“新意”

2025-01-28 10:43:06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赵旭)晨光跃过群山,推开薄雾,洒在热气腾腾的煎饼摊上。不一会儿,斜对角的水果摊主史丽娟率先“开麦”,一嗓清脆的吆喝划破冬日宁静,四周的叫卖声随之而来、此起彼伏。就这样,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的年货大集热闹了起来。

穿梭其间,灯笼春联、糖果小吃、锅碗瓢盆、生鲜花卉,目不暇接。史丽娟专卖水果,“赶集的人多,临时叫儿子过来搭把手。”在不间断地询价、称秤和收款声中,她抽空抬起胳膊擦抹了鬓角的汗珠。

1月24日,顾客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集市选购年货。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小镇里,大集仍扮演着重要的年货采购渠道,乍一看和从前别无两样,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新意”。

轻装上阵轻装归,赶集不再为囤货。记者注意到,大集上几乎见不到拎大包的顾客,一辆手拉车或两只食品袋便是来往人群的“标配”。在平谷北大市场年货大集经营服装生意26年的王红说,10多年之前,不少顾客都是全家出动买年货,甚至要背着麻袋、编织袋来赶集。

“过去,年前总要囤一堆鲜肉,再买些韭菜、芹菜等‘细菜’,回家先把肉煮熟放在厢房的缸里,好储存久一点,过个‘肥年’。”高楠感慨,如今,网购便捷,且村镇里开了综合商超,人们都愿意现吃现买。

1月24日,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大集上拍摄的红灯笼。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品味变“刁钻”,多为高品质买单。有着23年大集摆摊经验的史丽娟说,起初她的水果摊色彩单调,长期只有橘子、苹果、香蕉,近些年连年上新,阳光玫瑰葡萄、四川果冻橙、东南亚榴莲……天南海北的水果才能满足消费者味蕾,她的摊位也从4米延长到了12米。

北大市场年货大集上,陈柳军紧凑的家纺商铺挤着十多名选购布料的顾客。“年前买沙发垫、新床单被套的人比较多,现在大家基本只买亲肤性好的纯棉布料,也不偏爱大红大紫,而是以素雅简约为主。”陈柳军说。多名大集商家表示,如今线上线下选项多,一定程度上倒逼他们的服务“更上一层楼”。

1月24日,顾客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集市选购年货。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信息、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赶大集买年货为何依然红火?

在北大市场年货大集里,“00后”返乡大学生张雨杉,正陪母亲挑选对联、窗花。“自打小时候,我爸妈每年都带我到大集买年货。初中那会儿一度觉得赶集‘土’,长大了才明白,在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街上陪家人走走看看,是虚拟空间带不来的精神享受。”张雨杉说。

小镇里的时光,走得不慌不忙。对于年长的人们,过年没有砍价、试吃的赶集体验,似乎不完整。他们中间,仍有不少人从口袋里掏出纸币,守护着岁月的印记。在年轻人看来,一年紧张的工作、学习后,在赶年集中卸下“班味”,换上“松弛”,不仅能品味人间烟火,还能汲取情绪价值。

如今,赶年集,不仅在于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年货,更重要的是,还让生活多了一份仪式感。无论时间如何流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从未改变。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央视快评】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025-01-28 08:50:00
面向2035年建设贸易强市,广州公布最新部署! 2025-01-27 12:09:52
习言道|与总书记一起感受中国“年味” 2025-01-28 08:48:39
年货看“变”|情绪价值拉满!年关赶集有“新意” 2025-01-28 10:43:06
全球连线|雪地老顽童 2025-01-28 10:25:40
陕西西安:蛇年春节至 出行热情涨 2025-01-28 10:25:29
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开庙 2025-01-28 10:25:28
截至2024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 2025-01-28 10:25:16
(新华视界)(2)银装素裹梵净山 2025-01-28 10:25:08
(新华视界)(1)银装素裹梵净山 2025-01-28 10:25:07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