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也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过去一年,佛山以绿美生态建设为引领,推动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全社会爱绿、护绿、兴绿热情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一幅以“绿”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佛山大地徐徐展开。
作为佛山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禅城区深耕“见缝插绿”,打造了众多“小而美”“小而精”的绿美空间。目前 “百企百园”项目已入选全省第一批城市园林绿化领域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佛山华侨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磊表示:“(企业)从建成之初,就一直秉承着自然人文协同发展的一种理念,再直到今天的半月岛湿地公园它的延伸和提升,(都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一种实践,为绿美禅城做出我们企业应有的一些贡献,尽到我们的社会责任。”
图源:佛山台
不仅向“绿”要增量,禅城区还向“美”要品质,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古灶陶韵公园的树木经过了精挑细选,鲜花与墙砖的窑变红相互映衬,充分展现美陶湾“显山露水”的美学取向。禅城城综局园林绿化股工作人员包晶表示:“原来它这边是一片旧厂房,空间、视野都没有那么好,它现在就改造成一个带有陶艺元素的文化广场,全面打通了东平河北岸的滨水空间,也吸引了更多的市民过来休闲散步。”
图源:佛山台
南海区凭借独特的生态布局,运用美学赋能,开拓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的新路径。南海的仙岗村结合当地中草药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村民的“美丽庭院”里种起了艾草,不仅为庭院带来绿意,还可以带动中草药文化传承。南海区丹灶镇仙岗社区党委书记欧锡康表示:“我们正在逐步推进开展红脚艾种植,同时也结合仙岗村的旅游研学路线的打造,我们开发了中草药种植基地、科普基地,以及热敏灸的体验基地,以及香囊等中草药的体验。”
图源:佛山台
顺德区是河涌密布的水乡,共有大小11座江心岛,这些小岛既为城市增添了绿意,也是众多鹭鸟的乐园。目前,潭洲水道上的灯笼沙岛内清杂、外来入侵物种清理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岛内植被覆盖度近乎100%。包括黑水鸡、夜鹭、大白鹭等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在内的21种鸟类栖息于此。顺德区乐从镇城建和水利办公室主任何贵成表示:“经过这20年的积累,这个岛现在已经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会根据这阶段的一个监测数据,再去评估下阶段我们要对里面的林分和相关的一些设施,在我们对岸的滨水公园建设一些亲水的步道、平台,设置一些观鸟的设施。”
图源:佛山台
作为佛山10个绿美先行岛之一,高明区太平圩江心岛种植了美人蕉、菖蒲、三角梅等观赏植物,岛旁还建设了堤岸观景平台,并设置了自然教育科普牌等。既提升了生态景观,也让游客能够更好地驻足观赏和休憩,切身感受江心岛的生态之美。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林业管理股工程师王兰兰表示:“接下来,我们还会与施工方协商补植绿化植被,继续把半岛美化彩化做好。”
图源:佛山台
三水区全面落实林长制,在大南山生态公益林场,过去一年,已发现311种动物和627种植物,作为佛山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大南山林场在加强保护“岭南物种宝库”的同时,不断拓展生态效益,扩建保障性苗圃场,积极送苗下乡。大南山生态公益林场相关负责人陈国标表示:“总共清理平整了13亩场地,搭建遮阴大棚2.43亩,修建了沙床及维修灌溉排水设施,现育苗面积约30亩,截止目前共送出13.35万株用于林分优化和城乡绿化。”
图源:佛山台
采制:广播融媒中心记者刘伟、郑淳予、佛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