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试运营。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使江门实现从大湾区“大后方”成为“桥头堡”,迎来了“大桥经济”的窗口期、黄金期。如今,江门抢抓“大桥经济”机遇,与大湾区城市深度融合,产业互补互促,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自去年12月11日通车试运营以来,黄茅海跨海通道极大地促进了珠海、澳门、香港等地与江门之间的交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在江门台山,通道带来的旅游热潮尤为显著。珠海游客表示:“我到台山来过来玩一下,顺便到斗山、广海,买点手信,都不错啊,很干净。”
台山海鲜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香港游客表示:“这次是第2次过来(台山),非常方便,这个市场的东西不贵,款式也很多。”珠海游客表示:“我们是来看看黄茅海大桥(跨海通道),走走看看,顺便来吃饭,买海鲜。”生蚝档主表示:“通车之后,生意比以前越来越好,人流量比较大,基本上都是港澳、东莞、广州那边都越来越多人,珠海就更多人。”江门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洁英表示:“更加快捷地联通珠海、香港、澳门,这个客源本来也是台山的重要游客来源。台山在澳门和香港有很多台山籍华侨,大桥的开通更加便利这些华侨回乡探亲、度假、休闲、娱乐、消费,还有购置产业。”
图源:江门台
黄茅海跨海通道连通江门所在处,是规划面积3240平方公里的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省级新区,相当于1.6个深圳,开发强度仅不到6%,《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向延伸项目,黄茅海跨海通道直接打通了大广海湾经济区的“生命线”,更有利于江门承接深港等地科研成果与产业转移。江门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梅立全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强化大广海湾承东启西、联通港澳的战略位置,将充分放大广海湾交通便利、土地丰富、电力充足、深水港口、生态优良等比较优势,将使广海湾更加深度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合作。”
图源:江门台
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建成通车,江门区位交通、发展空间、产业基础、生产生活等一系列比较优势日益凸显,目前已有超4700家外资企业在江门布局发展,在“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下,江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关注。太平洋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曼特尔表示:“我觉得江门不错,江门很多产业,譬如说这边的摩托车市场很大,这边投资有机会。”香港荷兰商会总经理汤姆·巴克表示:“江门有很广阔的空间,有能让企业落户的能力,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很多像汽车行业等制造业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已经在这里布局。我认为那些正在寻找制造业的企业,可以在江门探索发展机会。”
图源:江门台
江门市政协智库专家刘志坚表示江门应利用“三通道”辐射效应,建设大湾区“承东启西”枢纽城市。江门市政协智库专家刘志坚表示:“我们可以跳出更广的一个范围来看这条通道的价值,它实际上是港珠澳大桥西沿线过来的一条战略通道。我们应该看成是一个由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也就是像香港、澳门、珠海,一直到我们江门,粤西的阳江、茂名、湛江的一个从核心或者次核心再到粤西的城市格局的重构。那么这种城市格局的重构,或者说这一条城市经济带的这种互相之间的更加密切的合作、交流、共建、发展,实际上是有利于破解我们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瓶颈,江门是湾区承接粤西的一个‘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
图源:江门台
采制:广播融媒中心记者刘伟、郑淳予、江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