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梅县区防汛一线 闻“汛”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受区域性强降雨、上游地区特大暴雨和泄洪影响,我区松源、桃尧、松口、白渡、雁洋等沿河乡镇防汛压力巨大,受灾严重。全区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以“雨”为令,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援工作中,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发生后,区委书记温助民,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锋等区领导第一时间分别率队到受灾一线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根据雨情、水情等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提前把沿河、低洼地段等危险区域的群众转移出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压实责任,科学调度,集中力量修复受损的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要强化重点领域防御,突出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隐患点的巡查监控,严密防范洪涝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宣传动员,及时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广泛普及防御知识,引导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工作。
6月16日晚,我区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期间,区委书记温助民在区应急指挥中心实时了解群众转移和抢险救援等工作,对下一步防范重点进行会商研判和调度指导。
6月16日白天至17日凌晨,松源镇由于松源河河水暴涨,圩镇道路、农田、房屋不同程度受浸,受灾较为严重。记者连夜赶赴现场看到,区、镇、村党员干部和公安、消防、民兵等救援力量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和风险区域群众。经过连夜奋战,受灾较为严重地区的群众得到及时转移和妥善安置。目前,松源镇救援和善后工作仍在持续,当地干群和区派往现场的救援力量,将进一步紧盯汛情形势发展,做到“全时备战、随时能战”,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7日上午11点,记者在松口镇大黄村路段看到,道路受到水浸无法通行,公安部门在现场实施交通管制。而在松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则正在打包转运应急物资。据了解,目前松口镇受灾区域包括圩镇、山口村、泰东村、官坪村、车田村等16个村居。南方电网广东梅州梅县供电局松口供电所按照相关指示进行主动避险,紧急断开该区域内7条10kv线路。
南方电网广东梅州梅县供电局松口供电所所长杨文炎:“目前受影响群众大约7000户左右,接下来我们将密切关注水位上涨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待洪水回退时,迅速组织对受灾地区进行复电。”
记者叶艳:“现在是上午的 11 点,记者已经到了白渡镇圩镇,可以看到现场已经围起了警戒线,水位在逐渐往后退了,但是后面的积水还是比较深的,再往深处走可以看到水已经快没过了车顶。现场还有救援队伍利用皮划艇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援,梅县区各救援力量也已经抵达现场,与当地干部一起抢险救灾,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白渡镇干部陈启溱:“昨天晚上七点钟就接到立马就要回来的通知,昨天晚上(救援)到现在。区里面也派了冲锋艇过来搜救群众,送一下物资。船次的话出动了大概有40船次,(救援)人数的话160人左右。”
白渡镇中心小学是此次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点之一。现场工作人员正将午餐分发给受灾转移群众。
白渡镇干部李嘉明:“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总共转移了100 多位群众,为他们解决了棉被、席子还有枕头以及饮用水和三餐。”
群众宋叔:“昨天(晚上)差不多一点钟(转移过来)。因为水浸了,通知要抓紧转移。镇上叫车来接老人家过来镇小安置。政府号召得还可以,也安排得非常好。”
记者了解到,面对此次汛情,白渡镇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展开抗洪救灾,各级领导干部压实责任、冲锋在前,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白渡镇党政办主任丘秉权:“白渡镇闻汛而动,出动镇村干部、护林员近300人下沉到石窟河9个沿河村,争分夺秒开展防汛抢险工作,对沿河居住的群众全覆盖开展‘敲门’行动,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设置白渡小学、宋湘纪念馆、卫生院、镇政府礼堂等4个集中安置点,共转移群众近4000人,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还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赠防汛物资,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成了防汛的强大力量。
白渡镇副镇长曹立平:“现在我们接收到第一批捐赠的是广东雄龙和丰科技有限公司,有方便面,有牛奶,有面包。这些捐赠物资都到位了。我们后期还陆续接到其他爱心人士的捐赠,陆续都到了部分,感谢爱心人士的捐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听闻梅县灾情,惠州市狼帮公益救援队奔赴受灾一线,投入救援工作中。
惠州市狼帮公益救援队队长庄少:“我们是昨天晚上接到警情,看到这边水灾严重,我们二十多名队员十二点钟出发,三点钟到这边,惠州过来也是比较近,想为人民服务。”
汛情发生后,我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三防责任制,全区动员、全员投入、全力以赴开展强降雨防御和救援工作。截至6月17日15时,全区共投入应急力量1261人,共转移12045人。接下来,我区将严格落实各项救灾救助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全力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媒体记者:林雪媚 卜链锋 陈嘉霖 古正华 叶艳 林旋 那叶赫 沈威 涂盛楠
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