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 10:50:27
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大埔县高陂镇坪溪村的乡间田野,一片由青转黄的稻田映入眼帘,在夕阳的照耀下,微风拂过,稻浪滚滚,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高陂镇坪溪村的乡间田野,一片由青转黄的稻田映入眼帘。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一颗颗稻穗正慢慢成熟。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在稻田的旁边,一座水稻加工厂拔地而起,厂内机器轰鸣,自动化大米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
“现在水稻成熟了,我们也开始忙起来了。”大埔桓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汉能说,今年1月份,该企业承包了坪溪村1300多亩的水田,发展规模化种植水稻产业。今年已有600亩水稻丰收,购买加工设备后,从稻谷清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称重,直到出米、包装已实现全自动化,可实现日产大米10多吨。
引进自动化大米生产设备后,大埔桓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日产大米10多吨。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坪溪村地少人多,但土地肥沃,地处韩江中上游,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水稻。“过去人均耕地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里不少田地撂荒,杂草丛生。”坪溪村党支部书记苏利茂说,如何让撂荒田地重现生机、种出效益,是该村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高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撂荒复耕工作,鼓励有技术有资金的农业公司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着力解决农村承包地碎片化及土地丢荒等问题。
“看到村里这么多水田撂荒挺可惜的,有条件一定要支持家乡乡村建设发展。”去年初,坪溪村村民郑汉能有了在村里承包土地发展水稻产业的想法。
稻田丰收,郑汉能发展水稻产业越来越有信心。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得知这一消息,苏利茂带领村干部马上动起来,将1000多亩闲置农田集约起来,流转给大埔桓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很快,修整机耕便道、完善水利设施,如今连片农田已处处是新绿。
通过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如今坪溪村连片打造的稻田中已有600多亩有了稳定产量。“现在我们已经种植了4种水稻品种,其中200亩香米每斤价格能达到13元,每亩效益在1.3万元左右,其余普通水稻品种约3.5元/斤。”郑汉能说,由于大米的品质不错,目前已与珠三角等地市的企业实现产销对接。
坪溪村今年生产的富硒大米。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带曾经是撂荒土地,现在摇身一变全都种上了水稻。”种植水稻20多年的村民杨春明说,如今他种了水稻,还能到企业上班打工,每月领3000多元工资,为家庭增添了一份收入。
据悉,目前有700多户村民参与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土地增加了400元租金收入。
微风拂过,稻浪滚滚,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现在不仅是村里荒地有了产业效益,颜值也不断提升。”苏利茂说,围绕1000多亩农田,坪溪村周边的路道、房屋经过整治,越来越有美丽田园气息。很多村民都会在附近散步,村里晚上也越来越热闹了。
“看到家乡越来越好,我很有信心。接下来,企业还将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完善包装、打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家乡乡村振兴发展。”郑汉能说。
原标题:荒地变良田 美景入画来 高陂镇坪溪村盘活千亩撂荒地,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来源】南方日报·大埔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