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
行动现场推进会
在梅州召开
参观点为何选址
梅县区!!
如此高规格的盛会
缘何选址梅县区?
记者带你找寻答案
↓↓↓
丙村镇红光村,红光村位于石窟河与梅江河交汇处,风景秀美,交通便利,毗邻省道224、223线和梅大高速出口,人文资源丰富,是辛亥革命烈士温生才、爱国将领温鸣剑的故乡。

2018年11月,乘着“万企帮万村”东风,梅州鼎盛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红光村“村企联姻”,投资50亿元在红光村建设“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汇聚梅州各地星罗棋布的客家文化精华和迁建50幢明清时期客家古建筑于景区,将客家的地脉、文脉和史脉融合贯通,推动景区变社区、社区变街区、就地城镇化,打造了梅江花月夜、客都夜明珠、三岸闪金光的美丽乡村画卷,实现美人文美环境、促创业促就业、乐百姓乐游客。

携手共兴
这一组数据
让看到了“万企帮万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客都人家”开业以来
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客乡老街商业总营收超7000万元
《原乡》演艺售票营收超320万元
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
其中红光村民就地就业330多人
带动村民创业81家
……

▲丙村镇红光村的客都人家客乡老街
2020年丙村镇红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万元
比帮扶前增加8万元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比帮扶前增加8000元
丙村镇红光村与客都人家
“村企联姻”并非个例
在梅县区还有很多

截止到目前,梅县区已成立工商联镇级商会14个,共发动161家企业参与行动,通过“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方式,达成结对帮扶355个村。据不完全统计,各项帮扶资金累计达3.29亿元。

这些“村企联姻”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
梅县区乡贤企业的身影
↓↓↓
梅州市勇兴集团有限公司结对帮扶程江镇槐岗村、长滩村、周塘村等多个村庄,先后捐资800多万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助学等活动;
广东春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梅州市海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捐资150多万元,帮助石扇镇红南村开展道路、桥梁、石坎等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
梅县区还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为家乡建设
这些熟悉的身影也来了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博士捐资21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和人居环境建设;
香港丝宝集团梁亮胜先生捐资1300万元扶持桃尧镇桃溪村、螺江村美丽乡村建设;
梅雁吉祥集团捐资2020万元支持水车、雁洋、松口等镇人居环境整治和村道项目建设;
宝丽华集团、超华科技、华银集团等纷纷通过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支持家乡的乡村振兴;
南口镇乡贤陈远辉先生捐资800万元支持连线连片建设美丽乡村;
华侨梁典元后裔梁璞祥先生将古民居“辑瑞庐”捐赠给政府保护、开发和利用;


据统计
自2018年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以来
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可谓是“百舸争流、百花齐放”
近年来,梅县区深化“万企帮万村”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合梅县区实际,制定了《梅县区乡村振兴“百企帮百村”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对接载体、责任分工及工作措施等,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引导广大民企帮村兴村,“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投入、群众参与”的帮扶格局由此形成。

“十四五”开局之年
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
随着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
“万企帮万村”
也升级成为“万企兴万村”
接下来,梅县区将持续发力,加强帮扶对接,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建立台账管理机制,探索消费扶贫机制,完善产业培育机制,推进村企共兴机制,加快实现从“企帮村”向“村企共兴”转变,推动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翠芳 诗诗
实习生:怡雯
编辑:凰仪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