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标志着梅州综合保税区迈入管理规范化、运营科学化的新阶段,为综保区顺利通过封关验收、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梅州国家级对外开放新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WeChat_20210628102929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汕头海关副关长李惠强,市领导戚优华、王庆利、霍阳、罗盛芬、李远青、曾尚忠,梅县区领导温助民、曾庆辉、罗时亮、陈远洋等参加活动。
据悉,2020年6月28日,梅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
今年4月,省委批准设立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梅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
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要承担梅州综合保税区和梅州国际无水港的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主要依托当地政府开展。
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设4个内设机构(正科级),分别为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科、经济发展科、投资促进科。
据了解,梅州综合保税区位于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批复面积2.5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面积1.4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业务,打造粤北生态发展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当前,我市围绕“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一次成功”的目标,对照验收标准,投入20多亿元推进梅州综合保税区一期范围建设。目前,一期范围用地已全部完成场地平整,已建成配套的专利技术孵化园、综合服务楼、一批标准厂房和保税仓库,主要市政道路、卡口、围网、信息化系统、查验场地等设施已基本完成建设,正在全面检查提升,迎接海关总署正式验收。
在做好封关验收各项准备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综保区招商工作,出台了《关于促进梅州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先进制造业及主导产业招商若干措施》等政策,全力支持入区企业发展,并全力开展招商,目前,区内已落户劲越头盔、希佰尼酒业、欣桐科技、欧亿国际贸易等9个项目,新签约加工制造、跨境电商和物流仓储等项目10个,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进出口额达68亿元。
全媒体记者:芳兰 建平 张智
编辑:盛楠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