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的客家人来说
春节里每个日子都有不同的含义
今天是年初三
咱们客家人有什么习俗呢?
按照客家习俗
大年初三----“送穷鬼”
现在
年轻人可能对“初三送穷鬼”感到很陌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客家人常说“初一初二不洒扫,初三大扫除”,说的正是年初三大扫除“送穷鬼”的习俗。
以前的客家人在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即使居室、庭院的地面堆满厚厚的爆竹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也是不能清扫的。因为传统的客家人认为初一初二这两天内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只有年初三那天,才会拿起扫帚把垃圾彻底地清扫出去,表示“送穷”。这个习俗反映了客家人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那什么叫“送穷鬼”呢?
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初三“送穷鬼”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叫美娥的客家姑娘,嫁给叫建福的富家子弟,谁知婚后建福好赌成性,而且赌注越下越大,两年功夫就把家产输光了,最后竟把老婆卖掉来还赌债。建福由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乞讨的叫花子。
很快又一年除夕到了,骨瘦如柴的建福又来到美娥家讨钱。美娥恼火地说:“你是‘烂泥糊吾上壁’,注定穷鬼,没福气。”念及过年,美娥便让他留宿柴房过年,但是没想到冻死在了那里。
初三美娥发现后,便和丈夫放鞭炮把他掩埋了,村里人见他们初三又放鞭炮,便问他们是何故?为图个喜庆,他们说:“送穷鬼,送穷气,送走穷气才吉利。”
村民们见她家慢慢富裕起来,可能是因为送走了“穷气”。因而全村村民家家都争相效仿,放着鞭炮把初一、初二留下来的垃圾,初三一大早扫起来当“穷鬼”送走。从此,“年初三送穷鬼”的习俗便逐渐在客家乡村世代蔓延流传下来。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虽然
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
“初三送穷鬼”
已经与贫困无关
但是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却亘古不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媒体记者:翠芳
编辑:雅芳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