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农忙时期,为了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在畲江镇成山村开展稻鸭生态栽培双收技术培训,约50名水稻种植户参加了培训。
活动现场,梅县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向种植户推广了“稻鸭共生”的生产模式,指导他们探索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绿色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动植物的相互依赖性,实施种养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水稻田间利用鸭子的习性,改良田间的生态环境,疏松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鸭子会吃虫子,像稻飞虱、稻枞卷叶螟这些都是对水稻有危害的,但是有鸭子在就可以减少这些危害。在关键的时刻结合水稻的生长过程,在适宜的时间把鸭子放进去,可以减少杂草的滋生,减少除草剂的利用,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比较安全的。”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国英表示。
培训结束后,农技人员还带领种植户参观了广东山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鸭共生”基地,与种植户们实地讲解“稻鸭共生”技术的好处。种植户们纷纷表示,这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稻鸭双收益,还可以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着实让他们感到眼前一亮。“以前我们各家各户都没有弄过这样子的,我们也要尝试一下,能提高经济效益。”水稻种植户叶伯说。
全媒体记者:杏岚 伟诚
通讯员:廖国英
编辑:凰仪
审核:谢勇 陈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