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最美的底色,绿水青山一直是梅县苏区发展的深厚根基。近年来,梅县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叶帅故里·大美梅县”。
山以水而胜,水以人而清。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从城市迅速扩散到农村的新趋势。而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会污染土壤和农产品。在白渡镇沙坪村,小型污水净化站化身为诗意的花园。通过“UCT一体化污水处理器+人工湿地”技术,日处理约100吨污水,有效解决了全村生活污水如何处理的问题。
村民宋玉云告诉记者:“之前没有做(污水净化站),污水就会流到沟渠,就比较臭,影响村民的生活,蚊子苍蝇那些以前都很多,(现在)污水净化站设在这里景色都好很多,不仅可以除污水,而且种的花草都很漂亮,环境都好很多了。”
白渡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邓壬梁说:“污水净化站现在出来的水已经基本上达到自然水体的标准,达到直接排入石窟河的二类水的标准,可以洗衣服,洗手都没问题。”
沙坪村污水净化站的建设是梅县区打好“碧水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至目前,梅县区已完成建设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3座,镇级污水管网85.27公里。接下来,梅县区将持续巩固水系生态治理成果,通过系统思维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
梅县区在不断探索做好“水文章”的同时,努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答好“生态卷”。在梅西镇宜塘村丰年盛景生态有限公司,近2万张光伏发电板鳞次栉比,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近年来,梅县区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推动“农光互补”项目,发展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带动地方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广东丰年盛景生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曾令贤说:“(我们)在充分利用当地农业项目的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光伏项目。建设规模是3万平方,一年发电量大概是500万度到600万度左右,收益大概有500多万。”
梅西镇党委副书记刘龙才告诉记者:“接下来,梅西镇将结合生态发展区的定位,通过争取上级的各类资金来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引导群众参与光伏项目,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贡献梅西力量。”
近年来,梅县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厚植生态底色,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用绿色托起苏区人民的幸福梦,谱写“叶帅故里·大美梅县”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宏宇 莹莹 林旋
编辑:雅芳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