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雁洋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午九点半,下着蒙蒙细雨,记者跟随雁洋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社工和雁上村的志愿者们来到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上刚从田地里收获的红薯,并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
群众叶阿姨:“去年我生病的时候也会过来看我们老人家,对我们这些老人家非常关心,问长问短,什么都有问。”
雁洋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一线社工侯冰:“我们今天一共慰问了20户,像低保户、五保户,还有一些残疾人等比较困难的群众。当下天气冷的话,会比较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些老人也会直接向我们反馈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袋袋红薯,代表着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记者了解到,这些收获的红薯,是来自雁上村的志愿者们种植的一亩“公益田”。据介绍,今年以来,雁洋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与雁上村村委会商议决定发挥该村志愿服务队的能力,将一亩荒地交由志愿者管理,因地制宜耕种粮食作物,并将收获的作物通过慰问活动送给困难群众。
“我们这个‘公益田’是借助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契机,当时刚好有文件下达,有很多没有人耕种的地方,就拿这一亩田地来作为我们的‘公益田’。同时收成比较多的话,我们也可以把一部分拿出来进行售卖,售卖的钱作为公益金循环使用,比如说我们下一年可能会种玉米,到时候玉米的收成也是给困难群众使用的。”侯冰向记者介绍道。
“公益田”活动,是雁洋镇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的一项生动实践。据了解,近年来,该镇还通过开展、参与冬至、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志愿活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等,凝聚了一批积极性高、公益热情高的乡村志愿者。
村民志愿者钟琴芳:“我从2019年开始就当志愿者,社工这个团体非常关心村里的弱势群体、家里困难的群众,我们在家也尽自己的一点力去帮忙。有什么要做的,我们都会去,辛苦一点都没有关系,感觉自己做了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非常快乐。”
记者了解到,雁洋镇还将不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根据节日去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会邀请志愿者参加。像是有一些低保户、五保户,如果他们很积极,我们也会很热心地邀请他们作为我们的一份子,挖掘他们能够服务他人的积极的一面。我们还会根据每个村的特色,挖掘这一方面的人才和资源,推进更多项目发展。”侯冰表示。
全媒体记者:叶艳 沈嘉诚 李霖锴
编辑:明云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