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90后的小编
从小就在课本上学到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
番茄作为农村常种的蔬菜之一
生长在土壤里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种植方式
但如今在梅县区丙村镇东溪村
那里的番茄种植竟然不用土
这真是我们大梅县的新鲜事
更神奇的是
产量比传统农业种植高出3倍多
这是真的吗?
一起去瞧一瞧
走进种植大棚,迎面就能看到一排排番茄,已经长到一米多高,红色和绿色的果实点缀其间,煞是可爱。

种植袋内看不到一丁点的泥巴
那这白色种植袋里黑乎乎的是什么呢?
梅县区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人 古伟明
“大棚无土栽培,就是把土壤换成了椰子壳制成的椰糠,可以为植物提供无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病虫害的纯净生长环境。”
大多数人对大棚种植的印象是又苦又累,但在这80多亩田地,搭起的4个种植大棚内,只有5个工人在干活。
除了种苗的时候有些忙,平时的灌溉,完全是智能操控。
梅县区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人 古伟明
“蓝色的管子是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将配制好的灌溉水、营养液定时输送到每一株番茄的根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更加科学、精细。”



目前大棚采用“密植法”,每亩达2300多条番茄苗,从2020年11月份种植以来,眼下正是第一季成熟的时节,按照3个月的采摘期,第一批试水的番茄亩产可达2.5万斤,整个大棚产量至少有30多万斤,是传统种植方法的2至3倍。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
该基地产出的番茄皮薄果大,品质、口感俱佳
颇受市场青睐
因此
收购价也高出市场收购价近一倍
依然供不应求
据了解,古伟民1978年出生于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13岁便随父母到深圳居住读书,毕业后在深圳创业近20年,一直与化工器材打交道,事业做得顺风顺水。
梅县区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人 古伟明
“在外打拼多年,家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时常想起儿时帮父母耕田的情景,身边也很多朋友搞农业,所以2018年便萌生了回乡发展农业的想法,也想为家乡做一些贡献。”
古伟民计划,下一步将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继续扩大番茄种植规模,增种不同品种,同时继续探索更高效的种植管理技术,培养本地技术人员,希望能把这种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开来,帮助家乡农民提高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小编只想感叹一句
只有你想不到滴
没有咱做不到滴
如今的农业
已不再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状态喽~
逐渐实现了
“科技兴农筑梦想,乡村振兴助农富”
全媒体记者:翠芳
编辑:凰仪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