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事常常有 从医精神代代传
在梅县区大坪镇,有这么一个家庭,父子两代同为“行医人”,身为父亲的蓝国平医生从医已有46年,现在仍抱病坚守岗位,受父亲的熏陶,儿子蓝勇明也毅然投身医护行列,现任大坪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守护一方群众健康,一份责任通过血脉延续,不断书写着属于医者的仁心。
走进大坪镇上和村卫生站,蓝国平父子俩身穿白大褂正亲密随和地交流着,气氛融洽。但儿子蓝勇明告诉记者,平日里他和父亲都忙于工作,像这样闲谈的时间并不多,话题也总是绕不开医术上的交流。自从上一年升任院长以来,自己投入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多了。
【大坪镇卫生院院长 蓝勇明:像我们这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疫情期间,大家工作都是比较忙,我现在又要管理又要处理病人各方面,有时候可能应付不过来,坐下来(聊天)能有共同的语言,能够一起沟通探讨(医术)。】
年少时不知医者仁心,只是追随父亲的脚步,在从医路上,蓝勇明深感医者不易,但耳濡目染父亲多年的工作态度和付出,总是能不断激励鞭策他照顾好每一个病人,对工作负责到底。
【大坪镇卫生院院长 蓝勇明:第一个就是细心诊断,大胆用药,(父亲)46年来也没有出现过医疗事故,在这方面非常敬佩他,第二个就是服务态度,服务态度如果没有跟上去,没有做好,得不到群众认可,这样是不长久的,这也是我爸爸经常教育我们的,这方面我们一定要传承我父亲的医者精神。】
【大坪镇上和村卫生站医生 蓝国平:我也经常告诉他做医生,不论怎么样也不能关手机,反正有人叫了就去,不管刮风下雨,一定要为群众服务。】
几十年的行医路,父子二人出诊无数,无论何时何地,对待病人都是随叫随到,扎扎实实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因此,他们一家在广大村民中有极好的口碑和人缘。
【村民1:(他们一家)服务(态度)非常好,非常关心我们这些农民百姓,我听身边的人说起,(都是说)这家人非常好。】
【村民2:非常好,有求必应,我爸爸多少次身体不好,晚上十点多打电话,蓝勇明医生就从梅城跑上来了,(经常)不管中午还是晚上,随时叫了就到位。】
虽然工作辛苦,病痛缠身,收入也不高,但在蓝国平心里,乡亲们的健康就是他的幸福,看到儿子不断进步,蓝国平深感欣慰。现在,父子俩仍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不懈,为大坪镇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坪镇上和村卫生站医生 蓝国平:他的工作态度我认为还可以,在医院里面,他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工作能力方面,我觉得他就是还可以的,像我现在退休年龄到了,身体也这样,但是没有人来接班,我们一家做医生的,一定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服务。】
【大坪镇卫生院院长 蓝勇明:我们大坪镇卫生院目前空白了两个村卫生站,(但是)现在已经招到两个村医了,正准备就职。从长远来讲,我觉得村医这一方面暂时是个瓶颈,目前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在本村找,以后可能比较留得住人才。现在来说我的出诊时间比较少,但是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会拿出中午下午的空闲时间去上门服务。】
全媒体记者:钰潆 伟诚
编辑: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