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 看亮点(上) 梅县区:“十三五”圆满收官 2020年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时期,梅县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擎旗领航下,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456”的思路举措,紧扣“六争六补”工作总抓手,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梅县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经济基础更加扎实。预计“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 1%, 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二、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主动融入“双区”“双城”建设,梅州综合保税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共引进落地招商引资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382.4亿元。
三、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梅汕高铁顺利通车,梅龙高铁动工建设,3条(段)高速建成通车。国省道完改造27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增加833公里,在全市率先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352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和4G 网络覆盖,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届跻身全省十强。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坚持集中八成财力用在民生,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粤东医院获评“三甲”。区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获评“二甲”。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连续五届获评“省双拥模范城(县)”。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五、党的建设更加坚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明显进步。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卓有成效。“三好一正”工程深入实施。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梅县区2020年工作亮点
一、奏响抗疫强音。全区总动员织密联防联控网络,以雷霆万钧之势遏制疫情蔓延,13名医护人员逆行支援武汉抗疫。1.5万余名志愿者奋战防控一线。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基本实现全区3万多户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二、经济稳中求进。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产业发展平台实现新的突破,“客都人家”项目一期建成开业,梅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梅州国际无水港项目春节前将开工建设。国家级金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嘉元、超华、BPW车轴等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举办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马拉松赛、世界长寿之都授牌和政银企座谈会等系列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三、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基本完自然村环境整治成,农村生活垃圾保洁覆盖面、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达到100%。32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6821户15045人全部实现脱贫。推动“1+N”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沿石窟河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获评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
四、优化城乡环境。东环高速、葵岗互通立交、梅州政协“连心桥”建成通车;东部快线加快建设,一批国省道、“四好农村路”项目完成建设,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省万里碧道十大试点工程丙雁大堤一期建成,进城大道、剑英大道、客都大桥连接线等主干道全面提升,西桥社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
五、统筹民生保障。一批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400个。高质量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建设,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实现全覆盖。
六、党建引领促发展。全力抓实“头雁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基层保障工程”,完成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党支部,“两新”党组织覆盖率90%以上。全面启动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大力推进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同怀别墅等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打造“学习马克思主义”专题微党课。全面配合省委巡视工作,开展两轮常规巡察、村级巡察。
全媒体记者:谢瑜
编辑: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