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 看亮点(下) 梅县区:奋进2021年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
在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副市长、梅县区委书记吴泽桐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报告展望了我区“十四五”时期的工作,并对2021年工作作了安排。报告提出要乘势而上、感恩奋进,在继承和创新中开启“美丽梅县•客都明珠”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梅县区“十四五”规划
(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着眼“两个大局”,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划和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深刻把握基本思路和远景目标
① 明确方向:全力创建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助力梅州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②坚持原则:继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③坚定目标:到二〇三五年,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是全面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三是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愈加优质,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六是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十四五”的重点任务
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上争做示范
②积极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③更好融入服务“双区”建设
④加快梅县苏区振兴发展
⑤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⑥统筹发展和安全
梅县区2021年工作重点
2021年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增长5%;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
重点要抓好九项重点工作:
(一)聚力严防严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全方位织牢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立体防控网。
(二)聚力培优育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①加快发展高端铜箔、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三大绿色工业
②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③加快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④加快培育大健康、金融、体育三个新产业
⑤强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聚力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①统筹推进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联动建设,确保如期建成运营。
②加快“一带多园”工业产业带建设,规划建设梅县铜箔新材料产业园。
③以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梅州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
④持续扩大内需。
(四)聚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①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②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特色产业
③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行动
(五)聚力城乡融合,促进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①持续推动梅县主城区提质扩容
②加快建设丙雁“三宜”城
③加快建设畲江水车产业城
④打造更高质量的美丽圩镇
(六)聚力生态保护,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①持续优化提升“一江两翼”生态发展格局。
②落实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牵引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③确保省、市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④推动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营,加快小水电站清理整改。
⑤开展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
⑥建立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
⑦落实大规模“绿满梅州”行动。
(七)聚力“三好一正”,深化文化强区建设。
①提升区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
②扎实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
③打响红色文化品牌。
④保护修复一批名人故居和古建筑。
⑤建设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镇村。
⑥支持梅县山歌剧团和木偶剧团改革发展、提质增效。
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八)聚力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①持续推进梅龙高铁建设,推动瑞梅铁路开工建设、梅汕高速改造扩建。
②实施城区国道205、206改线工程,加快推进东部快线建设,加快西部快线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
③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④加大力度推进老城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
⑤加快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⑥推动三宜集团提质增效。
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九)聚力民生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①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②实施健康梅县建设行动
③实施民生保障、就业促进行动
④实施平安梅县提升行动
全媒体记者:谢瑜
编辑:凰仪
审核: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