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名1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这其中,众多扶贫干部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对脱贫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在松源镇园岭村,大家对一位90后扶贫干部赞不绝口,可以说,他的到来让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松源镇园岭村脱贫户郑小红的家中,记者看到她家天台上晒着腊鱼和腊肉,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鼻而来。看着郑小红脸上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她打从心底冒出的喜悦。她说,今年可以过个欢乐的春节了。
郑小红说,自己的生活能越来越好,多亏了党的扶贫好政策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早年,她的丈夫王桂清在外务工时不慎跌落,导致半身不遂,只能卧床静养。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为了给王桂清治病,家中债台高筑。
【脱贫户 郑小红:我丈夫跌倒后 负债累累 十分多贷款 到处借钱】
在这个家庭跌入低谷、一筹莫展之际,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园岭村,给郑小红一家送上鸡苗、柚苗、柑苗,帮他们申请相关补贴,还帮助他们搭建铁棚,修好漏水的房子。慢慢地,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转,生活也越过越好,郑小红对党和政府以及驻村工作队赞不绝口。
【脱贫户 郑小红:十分开心 十分幸福 (丈夫)身体比较好 治病的时候有报销 就解决了我们的困难 区政府和松源政府都十分关照我 特别是在我们困难的时候 伸出了温暖的手 我十分感恩 他就很好 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人民的好儿子】
郑小红口中“党培养出来的人民的好儿子”,就是驻园岭村的90后扶贫干部——罗如亮。罗如亮是广药集团驻梅县区松源镇园岭村的扶贫干部,是位土生土长的广州城里人,但对农村地区的群众却有着深厚的感情,全心全意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脱贫户 郑小红:前年的时候 很冷 他(罗如亮)来敲门 送热水袋给我们 我十分感恩 当时我热泪盈眶 十分感谢】
同样对罗如亮赞不绝口的,还有脱贫户刘莉梅。在刘莉梅家中,她和罗如亮分享过年的喜悦,并和记者讲述她的脱贫故事。
2008年,刘莉梅的丈夫不幸患上了鼻咽癌,两个孩子还未成年,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的身上。2012年,刘莉梅的丈夫因病去世,4年的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还负债20万,那是她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后来,罗如亮的到来让她的生活迎来了转机。
【脱贫户 刘莉梅:他就鼓励我们种烟叶 种果树 协助我们投资 什么都相信他 培训也有 教我们怎么种烟叶 带我们去培训】
【扶贫干部 罗如亮:去她家走访了几次 在她家里不断做她的工作 (后来)她说她看到隔壁村有些村民种烟叶 她就找我说 隔壁村种烟叶的收入好像还可以 她就问我能不能她也种一点 当时我们的村干部也是种烟能手 他也负责村里的育苗工作 当时我和村干部谈了 就没有收她的(烟苗)钱直接送给她了 她每天就去田里干农活 后来就发现她心态上可能有转变了 逐步逐步看着她的生活在慢慢变好】
阳光下,刘莉梅看着自己种的烟叶茁壮成长,开心地露出了笑容。现在的她,种了15亩烟叶、10亩柚子,偶尔还干点零活赚点报酬。两个孩子乖巧懂事,在外拼搏,家庭年收入近10万元。
【脱贫户 刘莉梅:变化十分大 生活也过得很好 很感谢他们 很关心我们 很支持我们】
听到大家的赞许和感谢,罗如亮非常谦虚。他说,他只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园岭村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园岭村有40户人家成功脱贫。2020年,脱贫户人均年收入约1.2万元,全部达到“八有”标准,总脱贫率达100%。
接下来,广药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将严把标准补齐短板,全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复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扶贫干部 罗如亮:下一步是以乡村振兴为主导 比如说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脱贫户这一块 主要还是增加他们的收入 下一步会和畲江工业园去对接 介绍他们到那边上班务工 还有就是在家务农的脱贫户 下一步会和我们公司的销售平台对接 帮他们打开农产品的销路】
记者:正华 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