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 抹不掉的乡愁
新春佳节,充满“年味”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美食不仅承载着本身的味道,更寄托了人们抹不掉的乡愁。
一盘盘软糯的年糕,放入蒸汽翻腾的大锅中;金黄的煎堆在滚烫的油锅中翻腾,慢慢膨胀……在松口镇承德楼,梁俊源一家正在做年货,这是每年春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陈小妹:在弄煎堆,先放粉,然后把煮好的糖水倒进去,再揉搓,揉完之后放豆条,再蘸芝麻,再揉一次就可以下油锅了。】
【陈海昌:年二十几就开始炸了,有些拿来送亲朋好友,年初二转妹家也带着去,比一比谁家的煎堆炸得最靓。】
梁俊源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要准备四、五大缸煎堆,六百多斤年糕,两百多斤炸肉丸和炸猪肉。一部分留在家中自己享用,更多的是寄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这些舌尖上的年味,是家乡特有的味道,承载着深刻的乡愁。
【梁俊源:他们思念故乡,想过年的时候吃到甜板、煎堆,所以每年大概年二十五六就做好寄出去。(他们)怀念小时候的食物,更多的是一种思乡的情怀。】
“煎圆煎圆,团团圆圆” “煎堆圆碌碌,金银满屋”这些独具客家特色的年货,是客家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梁俊源:吃饭的时候它要放到桌上,祭祖的时候也一定要放在桌上,少了他们就没有年味,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不是说纯粹只是一种食物,它超出很多食物本身的意义。】
全媒体记者:李佳龄 陈杙桐
编辑:黄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