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我区各地积极投入春耕生产。位于丙村镇溪联村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利用机械化手段开展春季育秧,助力春耕生产工作。
记者在丙村镇溪联村“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看到,工作人员将育秧用的塑料盘放到流水线上,秧盘通过播种设备自动进行床土、洒水、播种、覆土,从摆盘到出盘,整个流程不超过半分钟,一阵忙碌后,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被放进育秧大棚的育秧架内等待出芽。
【工作人员 李平娜:以前大家要去田里下秧,感觉太阳很晒,现在进入了科学化,室内就可以干活,不用这么辛苦,大家也不容易疲劳。】
【“稻鱼共生”示范基地负责人 薛伟民:我们10个人用一天就能把100亩的种子搞完,一个人的效率是之前传统播种的10倍左右,而且作业比较标准,主要就是效率(高)。】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制作好的育秧盘放置在大棚里约15天即可出苗,不仅节约了土地、时间和人力成本,育出的秧苗还能和机械插秧无缝衔接,从而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
【“稻鱼共生”示范基地负责人 薛伟民:其他阶段像打田、收割、插秧、撒肥、无人机除虫我们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械化可以保证春耕的进度,农时可以通过机械的效率抢回来,预计三月15号-16号就开始插秧,三月底之前就会把丙村基地500亩的春耕结束。】
全媒体记者:曾宏宇 陈杙桐
编辑:盛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