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双收!小鱼苗、小鸭子游进了稻田!

2021-04-23 17:07:07 

微信图片_20210112101311

庆祝成立100周年2

走进畲江镇成山村的山粮生态农业稻谷种植基地,看到的是成片绿油油的稻田,春季刚播种下的稻苗长势正好。农民叶远飞提着水桶走到田梗边,小心翼翼地用漏勺把桶里比尾指还短小的鱼苗分区域投放到各处水田。

1.jpg

“插秧过后一星期就施肥,等肥料浸软被吸收后就可以放鱼了。”叶远飞说,目前稻田里已经投放小青蛙1万多尾,红鲤鱼2万多尾,泥鳅3000多尾。

3.jpg

成山村党支部书记叶绍南介绍,山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年初,公司整合集约了400亩荒废田地,建立了稻谷种植基地。“农户租借一亩田一年可以收500元。农民也得益了,有劳动力的农户也能够来这里工作。”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基地采取“稻鱼共生”种养模式,陆续在300亩水稻田里投放红鲤鱼苗、泥鳅苗、青蛙苗、甲鱼苗等,今年春季将投放6万尾鱼苗,预计10月份可实现第一批捕捞收成。

4.jpg

“稻鱼共生”即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保障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湿地资源开展适当的水产养殖,形成季节性的农牧渔种养结合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又可以发挥巨大生态效益。

5.jpg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股股长、淡水养殖高级工程师赖春涛表示,鱼放进稻田里可以吃掉有害幼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鱼在泥土里游动也起到了松土的作用,有利于稻谷的茁壮成长。

2.jpg

在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民还将一笼小鸭子投放到另几处没有投放鱼苗的稻田里, 农技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稻鸭共生”,与“稻鱼共生”有异曲同工的原理和作用。

6.jpg

近年来,梅县区大力提倡并鼓励发展“稻鱼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今年新建稻鱼共生种养地面积超过2500亩。目前,我区共有5个稻鱼共生基地,分别设在丙村镇、畲江镇、南口镇、石坑镇、隆文镇。

全媒体记者:佳娜 正华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

底图配图20210108

底图配图20210108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学术大咖云集!92年前的这封信意义重大! 2021-04-19 18:53:32
四面来风的这个地方 曾是梅县早期党团革命活动地 2021-04-14 11:19:11
一田双收!小鱼苗、小鸭子游进了稻田! 2021-04-23 17:07:07
五一假期高铁梅州西站列车开行有哪些变化?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1-04-23 16:50:38
世界读书日丨来看梅县区花式颂经典~ 2021-04-23 14:58:39
进驻梅州综保区将有哪些新的优惠政策?这里告诉你··· 2021-04-23 12:01:18
世界读书日丨把红色故事讲给孩子听 2021-04-23 11:29:52
爱“救”在身边!梅县区这场科普活动让群众涨知识! 2021-04-22 17:46:49
与“李”相约!我看到你流口水了~ 2021-04-22 17:42:10
为了守住咱们的钱袋子,他们“并肩作战”! 2021-04-22 12:25:18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